陕西省渭南市救助管理站
爱心救助 温暖一座城
王西军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细心、热心和耐心照顾着每一位受助人员,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着城市的温度,让受助人员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在这里,一个个走失的老人找到亲人,一个个流浪未成年人得以重返校园,一个个在外流浪多年的乞讨者重返家乡,一个个深陷困境暂遇困难的外来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在这里,他们没有丰厚的待遇,没有鲜花和掌声,却默默地奔波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倾心照顾着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这里就是陕西省渭南市救助管理站。
勇于担当提升服务能力
在“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基础上,渭南市救助管理站以积极的心态和协调联动的思维,不断提升精准救助服务水平,实现疫情防控与救助管理服务双胜利,打造出一条便捷、高效的救助绿色通道。
疫情防控有“力度”,交出高分答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及时分析研判民政救助管理机构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超前谋划,提前实现“六个到位”:动员部署到位、物资储备到位、措施制定到位、亲属摸排到位、防疫宣传到位、疫苗接种到位。切实遵循“五个坚持”:坚持扫码查验+信息登记、坚持核酸检测+体温监测、坚持清洁消毒+隔离观察、坚持自我防护+通风换气、坚持灵活应变+温馨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救助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6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5名;走访慰问困境儿童50名。20名党员干部主动下沉社区,积极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街面巡查有“广度”,形成救助圈。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定点、定岗、定人、定责,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巡查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领导带班制和交接班制度,如遇到极端天气及重要节假日,增加巡查频次,延长巡查时限,扩大巡查范围。同时,主动配合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优化简化流程,打造出一条便捷高效的救助绿色通道,对发现报告的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确保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在市区范围内形成“30分钟救助圈”。
未保工作有“亮度”,打下好基础。2021年以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并入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先后救助流浪未成年人21人次。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临时照料儿童6人次,开展社会融入性活动73次。同时,在全市搭建“3361”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以蒲城、白水、合阳3县先期试点为基础,以临渭、高新、经开3区辐射带动为重点,以其余6个县(市、区)全面发展为覆盖,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市、区)干预、镇村监管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系。先后入户走访370人次,及时掌握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实施精准帮扶,新建帮扶档案35份,为儿童提供帮扶物资478份,一对一提供家庭监护指导370次;发放价值14.58万元的各类慰问品、学习生活用品及帮扶物品;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10次,培训人数375人次;开展儿童福利政策宣讲活动25次;开展预防校园暴力、禁毒课程等儿童安全类活动7次,490人次受益;紧急介入高风险儿童13名,培育儿童保护工作者449人次,孵化社会组织1家。
甄别寻亲有“温度”,探索好方法。2021年,市救助管理站先后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423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1人次,医疗救治55人次,护送返乡257人次,为15名站内临时监护照料人员办理身份证,目前,站内临时监护照料人员还有17人。针对甄别寻亲工作,探索出“四化融合”(身份查询精准化、救助方式多样化、程序执行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救助寻亲模式。同时,为了让寻亲工作快速走向精准化、专业化、技术化道路,对站内临时照料人员加大寻亲力度,以“望闻问切”为基础,以公安部门科学技术为助力,以新闻媒体为渠道,以跨省协作为桥梁,以医疗救治为手段,以沟通交流为载体,以实地走访为突破,精准打出寻亲组合拳,形成卓有成效的“531”寻亲工作机制和“1+2+3”寻亲工作模式。先后为12名受助人员找到家,并护送返乡与家人团聚。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市救助管理站领导班子深知,只有以党建为引领,才能使救助管理工作更好地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更加切实有效地服务救助对象。
强基铸魂,用心打造“向心型”“引领型”基层党支部。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打造规范化的党员活动室,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设立党员承诺践诺公示栏,23名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支部先后为16名党员授予“党员示范岗”,对13名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15次。
锻造历练,着力发挥“亮身份、做表率”示范引领作用。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摆在首要位置,2021年,先后培养发展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2名。扎实落实党员量化积分评星制度,13名党员被评为优秀等次,全年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
严管厚爱,倾力打造“学习型、复合型”民政干部队伍。2021年,市救助管理站以学习为纲,以落实为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先后多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议,制订学习计划,印发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相关职责。班子成员“带头学”,集体组织“现场学”,线上线下“同步学”,明确责任“统筹学”。
以上率下增强引领作用
落实上“动”起来。市救助管理站坚决摒弃粗放式的工作方式,做到工作有方案、应急有预案、补救有手段、落实有措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断学习借鉴,对标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拉高标尺、开足马力,注重挖掘培育和总结提炼,创出一批陕西首创、渭南特色的亮点。
机制上“活”起来。市救助管理站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奖惩跟着成效走。实行“挂图作战”,做到以图定责、看图作战、按图问效。健全“清单+台账+考评”的闭环管理工作体系,坚持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加强督促检查,既开会部署,又定期检查;既反馈问题,又跟踪问效;既制定工作要点,又形成落实方案,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规划部署到位、措施制定到位、宣传带动到位和监督问责到位。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新时期对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出新要求,站在新起点,市救助管理站全体干部职工将深耕各自岗位的“责任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劲头、昂扬奋进的姿态,努力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服务水平和能力,把谋划好的事情一件一件抓实办好,将工作中“看得见”的亮点立起来、标出来,以扎实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