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找了你十余年了!要不是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的热心帮助,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你,感谢党、感谢政府,真的太感谢了。”5月16日,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临汝镇关庙村的张柱申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接待大厅里见到走失10余年的亲哥哥张柱,张柱申握着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接待科科长王渭峰的手激动地说。
时间回溯到2011年正月十五日,张柱申依然十分清晰地记得这一天,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工地干活,哥哥和平常一样在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上闲逛,张柱申中午吃饭的时候不见哥哥回来,下午吃饭的时候还是不见哥哥回来,因为哥哥不会说话,患有智力障碍,张柱申当天晚上就在灞桥区新筑街上挨家挨户地寻找,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并且发动亲朋好友到处寻找,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但始终未果。此后十余年来,张柱申听同村在外务工的老乡说,哥哥张柱可能在宝鸡、延安、银川等地,他就去这些地方边打工边寻找哥哥,有同村的人外出务工,他便会拜托帮忙寻找,不知花去多少时间和精力,但哥哥张柱的下落始终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直到今年4月19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冯村镇,有一名流浪乞讨的老人,被冯村镇派出所民警巡逻期间发现,并护送至大荔县救助管理站。由于这位老人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且患有智力障碍,无法进行沟通,工作人员带老人去医院做了核酸检测、进行了全面体检,随后安排老人在医院进行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大荔县救助管理站寻亲工作人员用常规的寻亲方法暂时无法获取到老人的详细信息,于是,将老人的信息发送到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请求帮助甄别寻亲。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王渭峰将老人的信息及照片编辑成寻人启事,发送给公益寻人的志愿者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公安局星沙派出所教导员王曙,请求帮忙协查,5月13日,王警官通过公安户籍核查比对,发现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临汝镇关庙村有位老人相貌与张柱相似度极高,并将这位村民的照片发给王渭峰。
当为老人进行身份信息核查时,工作人员把老人的照片发给了张柱申,虽然照片上的人比记忆里的哥哥苍老了很多,但张柱申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哥哥:“这是我哥,这是我哥!”工作人员现场视频连线了张柱申,看到哥哥张柱出现在视频里,张柱申顿时激动不已,虽然在外流浪十年容貌变化较大,但是张柱申还是很确定视频里的人正是自己失散十余年的哥哥张柱。
5月16日,张柱申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接待大厅见到了哥哥张柱,当兄弟相见时,激动和喜悦的情绪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张柱申说:“我盼了好多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如今,我哥找到了,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他在外面受苦了,我以后再也不会把他给丢了。”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按照市民政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最需要帮助的群众。像张柱老人这样寻亲成功的案例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里经常发生,受助对象与亲人团聚的情景,在求助接待岗位上工作多年的王渭峰已经历过多次,每每回想起那一幕幕,王渭峰总是感慨万千:“我们感受着一段段离别的故事,却又期待着见证一次次团聚的希望。寻亲返乡之路很难、很苦,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付出百倍的努力“。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王西军)